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肿瘤类器官研究现状与展望
肖毅, 吴名, 姚刚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 (8): 763-776.   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24.08.006
摘要   (176 HTML9 PDF(pc) (1361KB)(437)  

肿瘤类器官是指来源于患者肿瘤组织的三维结构模型,拥有与亲代肿瘤类似的基因谱系和病理学特征,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肿瘤在体内的微观形态和生长情况,是肿瘤研究的新型体外模型,在研究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高通量筛选药物、指导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细胞共培养、血管化和微流控等技术与类器官模型的融合发展,催生了器官芯片(Organ-on-a-Chip,OoC)等新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类器官模型在研究肿瘤耐药机制、筛选敏感药物和指导精准治疗临床试验等肿瘤基础和临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然而,目前类器官模型还存在培养质量不稳定、高通量检测成本高、难以精确模拟肿瘤微环境和空间结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克服技术瓶颈,使其更好地应用于肿瘤学研究,进一步提升肿瘤研究水平。本综述对肿瘤类器官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在肿瘤类器官的最新应用方面,本文介绍疾病的建模、肿瘤创新药的研发及在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并对近期开展的类器官相关临床研究进行汇总;此外,在肿瘤类器官的技术进展方面,本综述详细阐述开发新型培养装置、模拟肿瘤微环境、诱导血管生成等。综上,本综述梳理肿瘤类器官研究的最新进展、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肿瘤类器官的研究提供参考。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1 类器官研究的发展历程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类器官(organoid)是原始组织样本中的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通过体外三维(three-dimentional,3D)培养和自我组装,再现体内组织器官结构的特殊3D组织[6-7]。类器官研究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1907年,美国科学家Wilson等[8]首次发现在体外被机械分离的海绵细胞能够自发组装并形成新的具备一定生理功能的海绵有机体。之后的数十年间,这种解离-重组现象在两栖动物前肾细胞、鸡胚胎细胞、人角质形成细胞等一些特殊生物组织中得到复现[9]。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并未明确何种特征的细胞能够发生这种自发性重组。直到1981年,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具有干性的细胞具备在体外自发重组形成器官结构的能力[10]。1987年,体外3D培养基得到重要优化,Li等[11]提取小鼠Engelbreth-Holm-Swarm(EHS)肉瘤的细胞外基质制作基质胶,成为后来体外3D培养基的重要成分。2009年,类器官研究取得重大突破,Sato等[12]首次利用表达LGR5的小鼠肠道干细胞培养出具有隐窝-绒毛结构的微组织,并且保持基因组稳定3个月以上,标志着类器官的正式问世。2011年,该团队又进一步成功地利用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构建了结直肠癌类器官模型,首次将类器官模型拓展至肿瘤学研究领域[13],目前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PDO)模型研究如火如荼。2019年,类器官登上了全球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的封面,被评选为年度重大突破(图1)。此后,肿瘤学领域基于类器官模型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微流控、细胞共培养和血管化等新技术与类器官研究相结合,催生了器官芯片(Organ-on-a-Chip,OoC)等新工具的诞生,类器官模型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