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陈战伟, 吴瑶强, 王彦平, 张德健, 于福翔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 (8): 792-798.   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25.08.008
摘要   (27 HTML2 PDF(pc) (1574KB)(8)  

背景与目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关键免疫细胞之一,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控肿瘤相关免疫应答,在肿瘤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多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丹东市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因胃癌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后淋巴结组织标本及临床病理学资料,并根据病理学分期和转移淋巴结直径将淋巴结分组。本研究经丹东市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DDSDYYY-LLSC-2025-02-18-019-01),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分组淋巴结中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丰度,进一步分析其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116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组织中存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浸润。随着分化程度降低、pT分期和病理学分期的升高,以及脉管和神经的侵犯,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平均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阳性组织内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多于转移淋巴结阴性的组织;pN1-3分期的宏转移淋巴结组多于微转移组;pN1-3分期的未转移淋巴结组多于pN0分期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2站淋巴结内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多于1站(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中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浸润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可能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前提条件。了解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胃癌患者淋巴结中的分布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其在胃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以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为目标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能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思路。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3 各组内CD123+pDC表达水平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对5组淋巴结中CD123+pDC的浸润数量进行定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47.07±9.27 vs 4.72±1.40,P<0.001;47.07±9.27 vs 18.42±6.71,P <0.001)。C组显著高于A组(18.42±6.71 vs 4.72±1.40,P<0.001)。宏转移组(D组)显著高于微转移组(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39±9.49 vs 45.41±8.73,P<0.05,图3)。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