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杂志 ›› 2021, Vol. 31 ›› Issue (10): 905-911.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21.10.005
杨通衢 1 ,韩志桐 2 ,赵卫平 2 ,陈云照 2 ,张大鹏 3 ,张瑞剑 2
YANG Tongqu 1 , HAN Zhitong 2 , ZHAO Weiping 2 , CHEN Yunzhao 2 , ZHANG Dapeng 3 , ZHANG Ruijian 2
摘要: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既往多通过生化指标进行预测,临床实践中有一定难度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预测效率相对较差。探讨微流控芯技术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在脑胶质瘤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流控芯技术富集患者外周血CTC,并利用免疫荧光法对CTC进行鉴定;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TC的检测结果与脑胶质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制作并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微流控芯技术对CTC富集联合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TC检测阳性率为42.71%,外周血检测出的CTC数目为(66.27±6.36)/mL;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TC与患者的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囊性病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KPS评分、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含量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及NSE的表达与CTC密切相关;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以及NSE的AUC分别为0.645、0.687、0.720,预测概率AUC为0.814(P<0.05);CTC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2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流控芯技术可定量检测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TC,其水平与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NSE密切相关,直接影响脑胶质瘤患者远期生存率。因此,外周血CTC可作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