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
薛丽琼, 许婷婷, 郭晔,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 (5): 510-522.   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25.05.010
摘要   (176 HTML28 PDF(pc) (1030KB)(385)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广泛应用,HNSCC患者的生存期虽有所延长但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可带来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已获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等发布的权威性指南推荐。然而,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方案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如何在临床中规范使用仍存在诸多待解答的问题,包括其协同作用机制、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等。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探索,经过多轮讨论,最终形成《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对抗EGFR单抗与ICIs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分层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号为PREPARE-2025CN666。期望本共识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明确和实用的指导,进一步推动该联合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为HNSC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编号 陈述 非常同意率 基本同意率 不确定或不同意率 同意率
1 临床前研究提示,抗EGFR单抗可能通过增强肿瘤抗原递呈和影响免疫微环境等机制,实现与ICIs的协同增效作用 74%(23/31) 26%(8/31) 0%(0/31) 100%(31/31)
2 对于不耐受或拒绝化疗的R/M HNSCC,可以考虑ICIs联合抗EGFR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81%(25/31) 19%(6/31) 0%(0/31) 100%(31/31)
3 抗EGFR单抗、ICIs和化疗的联合方案一线治疗R/M HNSCC初步显示出很高的ORR,但不良反应有所增加,可以考虑在高度选择的患者中使用 65%(20/31) 35%(11/31) 0%(0/31) 100%(31/31)
4 对于铂类药物耐药或治疗失败的R/M HNSCC,可以考虑抗EGFR单抗联合ICIs的治疗方案 74%(23/31) 26%(8/31) 0%(0/31) 100%(31/31)
5 对于一线接受ICIs治疗失败的R/M HNSCC,抗EGFR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是常用的挽救治疗方案,再次联合ICIs的获益尚不明确 65%(20/31) 32%(10/31) 3%(1/31) 97%(30/31)
6 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良好,联合治疗并没有明显增加抗EGFR单抗或ICIs单药的毒性 65%(20/31) 35%(11/31) 0%(0/31) 100%(31/31)
7 对于不耐受顺铂的LA HNSCC,放疗联合抗EGFR单抗是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初步证据显示在此基础上再联合ICIs有助于改善PFS和降低远处转移发生率 39%(12/31) 61%(19/31) 0%(0/31) 100%(31/31)
8 对于适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LA HNSCC,抗EGFR单抗联合ICIs和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初步显示出很高的病理学缓解率,具有潜在的器官功能保留价值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55%(17/31) 45%(14/31) 0%(0/31) 100%(31/31)
View table in article
附录1 《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具体投票结果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① Foxp3+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浸润增加:Foxp3+ Treg细胞通过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并直接削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及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的杀伤活性[27,29];②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增加:MDSC通过高表达PD-L1、TGF-β及大量释放IL-10,进一步抑制免疫应答[27,30]。联合应用PD-1抑制剂可有效地阻断上述免疫抑制信号转导通路,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提示两者具有潜在的协同作用[27,29-30]。
基于抗EGFR单抗与ICIs的协同作用机制,该联合治疗策略近几年已成为HNSCC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多项研究[31-37]提示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在R/M HNSCC不同类型患者中的获益可能存在差异,在一线治疗患者、铂类药物耐药或治疗失败患者中均获得较好的疗效,在ICIs治疗失败患者中的疗效不及预期(表1)。
a:文献中仅列出所有级别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treatment-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常见的TEAE(≥10%)包括皮疹(39.5%)、贫血(37.2%)、痤疮样皮疹(25.6%)、低钾血症(20.9%)等;b:文献中仅列出所有级别的TEAE,常见的TEAE(≥10%)包括皮疹(35.6%)、贫血(26.7%)、甲状腺功能减退(22.2%)、低镁血症(20.0%)等.NR:无报告. ...
Durvalumab plus ce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 open-label, nonrandomized, phase Ⅱ clinical trial
6
2023
... 基于抗EGFR单抗与ICIs的协同作用机制,该联合治疗策略近几年已成为HNSCC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多项研究[31-37]提示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在R/M HNSCC不同类型患者中的获益可能存在差异,在一线治疗患者、铂类药物耐药或治疗失败患者中均获得较好的疗效,在ICIs治疗失败患者中的疗效不及预期(表1). ...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