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261例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及治疗模式分析
刘笛, 倪建佼, 赵快乐, 相加庆, 章真, 张军华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 (5): 465-477.   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25.05.005
摘要   (96 HTML2 PDF(pc) (1709KB)(255)  

背景与目的: 局限期(limited-stage,LS)-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SCEC)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极差,由于其罕见性,目前无特异性分期,亦无法通过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指导治疗,很多临床经验是借鉴于相对成熟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治疗体系,然而患者预后仍较差,疗效始终无法突破。本研究旨在分析LS-SCEC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素、失败模式,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23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原发性LS-SCEC患者的病例资料,具备诊断、分期、随访所需的临床资料。小细胞癌成分并非主要成分(<50%)的混合型食管肿瘤患者不纳入本研究。所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bar{x} \pm s$进行统计描述。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1∶1最近邻匹配法分析根治性放化疗组患者与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组患者的生存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61例符合要求的LS-SCEC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72.7个月(95% CI:52.0~92.4),中位癌症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为24.5个月(95% CI:19.7~29.3),5年CSS率为32.8%;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2.0个月(95% CI:10.7~13.3)。未复发患者67例,可统计到首次治疗失败模式的患者169例,远处转移是最常见的复发模式,首次治疗失败模式中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为131例(77.5%),局部区域复发患者仅38例(22.5%)。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是肝(54例),其次是骨(25例)、脑(24例)及肺(23例)。化疗周期数和TNM分期(第8版)是LS-SCEC患者CS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与接受根治性放化疗患者的预后,发现倾向性匹配前后的CSS和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位于颈段及胸上段、长度更长、分期更晚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放化疗,且放化疗组接受≥4个周期化疗患者比例更高。结论: 本研究是一项LS-SCEC较大样本、数据较全面细致且随访时间较长的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辅助化疗患者的CSS和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4个周期化疗患者的获益更大。SCEC远处转移风险高且呈高度异质性,LS-SCEC的治疗应注重个体化。


Variables CSS PFS
HR 95% CI P value HR 95% CI P value
Chemotherapy cycle (<4 vs ≥4) 1.97 1.43-2.72 <0.001 1.93 1.44-2.58 <0.001
TNM stage <0.001 0.001
Ⅰ-Ⅱ vs 0.50 0.33-0.74 0.001 0.57 0.40-0.81 0.002
Ⅰ-Ⅱ vs 0.31 0.21-0.46 <0.001 0.43 0.30-0.62 <0.001
vs 0.61 0.42-0.89 0.010 0.74 0.52-1.04 0.083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5 LS-SCEC患者CSS和PFS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肿瘤位置、病理学类型、化疗周期数、第8版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和总分期)与CSS有关(表4)。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化疗周期数和总分期是CSS的独立预后因素,具体生存数据及统计学参数见表5和图3。
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学类型、化疗周期数、第8版分期(T分期、N分期和总分期)与PFS有关(表6)。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化疗周期数和总分期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具体生存数据及统计学参数详见表5和图4。
由于大部分SCEC患者就诊时已存在微转移或远处转移,化疗被认为是SCEC治疗的基石[14-15,18,25-28],尤其适用于中晚期患者,推荐化疗周期数≥4[5,14,29-30]。对于LS-SCEC患者,化疗虽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其疗效有限。手术和放疗是LS-SCEC主要的局部治疗方法,局部治疗与系统化疗相结合的多学科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且明显优于单纯化疗,因此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LS-SCEC主要的治疗模式[5,17,31-32]。但先前发表的病例报告和回顾性研究并没有就局部治疗得出一致意见,最佳组合方式尚无定论。来自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的大型回顾性研究[33]分析了387例SCEC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发现手术治疗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然而手术创伤较大,大多数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9.0~12.0个月才能恢复到术前水平[34],术后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或耽误术后辅助治疗的进行。Meng等[14]比较了127例一线手术联合化疗与放疗联合化疗的LS-SCEC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放化疗可使患者明显获益,尤其对于ⅡB期、Ⅲ期及区域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亦有部分研究[11,15]提示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手术或放疗的疗效相似。考虑到既往回顾性研究多为小规模队列研究或数据库研究,质量控制参差不齐,限制了其数据的临床应用,迫切需要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国SCEC协作组(ChiSCEC)近期发表的研究[5]结果提示,对于接受多学科治疗的非转移性/LS-SCEC,放疗与手术的疗效相当,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局部治疗的个性化决策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位置、长度、合并症及患者保留器官的意愿。但该研究未提及上述治疗手段的次序、新辅助治疗及安全性等问题。此外,SCEC较差的预后并不能独立于疾病的临床分期之外,应考虑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提供多种模式的治疗方案,而非仅根据组织学类型。日本的多中心研究[35]发现,日本分期为Ⅲ~Ⅳ期的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接受放化疗患者的OS最优。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位于颈段及胸上段、长度更长、分期更晚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放化疗,且放化疗组接受≥4个周期化疗者比例更高,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与放化疗各自的最优人群仍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即使循证医学证据有限,目前可以较为肯定的是,考虑到食管癌根治术耐受性较差,放化综合治疗在改善LS-SCEC患者预后上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对于体质差、合并内科疾病较多、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化综合治疗宜作为LS-SCEC的首选治疗模式。
本文的其它图/表